当前位置:

追寻从远古走来的会三欧阳历史踪迹

来源:投稿 作者:阳寿懿 编辑:李嘉芳 2021-12-29 11:42:40
时刻新闻
—分享—

欧阳姓是一个光耀史册、渊源流长的古老姓氏,上可追溯至盘古开天和女娲造人,中可追溯至黄帝和大禹,下可追溯至勾践和无疆。在得姓始祖欧阳蹄之前,绵延百万年,与其他炎黄子孙世系一脉相承。

欧阳修编撰的《欧阳氏谱图序》曰:“欧阳氏之先,本出于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使守禹祀。”夏朝第6世帝少康封其庶子无余于会稽,建立越国(又称“于越”)。公元前306年,第48世越王无疆,北上伐齐,被齐国说客所误,率领大军调头攻楚,兵败身亡。无彊死后各王子争夺王位,各居一方,越国从此分裂。

无疆次子姒蹄被楚国封于乌程欧余山(浙江湖州东郊)之南,山南为阳,故名“欧阳侯”。姒蹄遂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欧阳、欧、区、欧越、欧侯5个同源的姓氏。

从大禹上溯至盘古的世系源流

地球起源、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被喻为地球科学三大难题。地球的演变经历了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五个时代。随着恐龙灭绝,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新生代分为三纪: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第四纪又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中华民族的远古历史是从第四纪更新世早期开始的。这一时期,中华民族诞生了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始祖——盘古,又称盘古氏。《述异记》曰:“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 乾隆认为真实并收编到《四库全书》的《枕中书》曰:“盘古真人,⋯⋯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

为了净化体内元气,太元玉女每天都游荡于山川大地吐纳灵均之气。一日途径嵯峨山时,解逅盘古,两人一见钟情,以自然为媒,共缔连理,生下第一代君主“天皇氏”。天皇氏,姓望,名获,古越族。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治所“南海盘古国”在花都狮岭。古越族是分布在南方沿海一带的古老民族,讲古越语。 “天皇氏”是出身于古越族的天下第一代君主。

天皇时期的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更新世早期,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社会组织形式为血缘家族公社,婚姻形式为血缘群婚,即族团内群婚。天皇氏经地皇氏、人皇氏、提挺氏、通姓氏、有巢氏传位到燧人氏。

196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钱方和浦庆余[1],在云南元谋盆地第四纪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现两枚盘古时期直立人的门齿化石。因发现地点在元谋,故被命名为“元谋直立人”,简称“元谋人”。新华社选择在1972年2月22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特殊日子里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重大发现。此后有关盘古时期的考古陆续有重大发现[2]。这些考古发现有力证明了生活在云南境内的元谋人就是炎黄子孙的祖先之一,也是黄色人种的共同祖先之一。

约3万年前,全球气温下降,昆仑山被冰雪大面积覆盖,雪线下移。居住在昆仑山上的燧人氏被迫分两路转移:一路转移到长江流域,发展为燧人氏苗蛮族群;一路转移到黄河流域,发展为燧人氏伏羲族群。公元前7724年,互为婚姻的伏羲氏与女娲氏共同组成“伏羲女娲氏”取代燧人氏执政[3]。

公元前5400年至公元前5000年,全球气温上升,冰川大面积融化,海水上涨,造成华北平原大洪水,给伏羲女娲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3]。这时居住在秦安大地湾一带伏羲女娲氏后裔少典氏和有蟜氏逐渐兴旺起来。

少典氏男子大迥(又名少典)走婚入赘有蟜氏,与有蟜氏女子附宝结合,于公元前4965年生下儿子黄夷。黄夷长于姬水(河南新郑姬水),以姬为姓;出生在轩辕谷(甘肃天水),又名“轩辕”。大迥于公元前4969年成为有蟜氏第4任首领。公元前4936年黄夷继大迥之位,史称“姬姓黄夷氏”。姬姓黄夷氏共传10世。第10世姬邦卉,为轩辕黄帝姬芒之父。

黄夷11世孙姬芒,于公元前4513年取代炎帝神农氏第8代炎帝姜榆罔成为天下共主,建立黄帝轩辕氏政权,姬芒为首任黄帝。

《史记》载:“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这里的“黄帝”指黄帝轩辕氏首任帝姬芒。昌意为姬芒次子。从黄帝姬芒到禹相隔2000多年,故司马迁 《史记》“禹者,黄帝之玄孙” 的表述容易造成误解。

黄帝姬芒正妃嫘祖生长子玄嚣和次子昌意。黄帝后人自此分为两大支系:一是长子玄嚣→蟜极→帝喾。尧、舜、商、周均属这一支系;二是次子昌意→颛顼→鲧→禹。禹属这一支系。

尧任命禹为司空,继父治水。禹采用疏通分流法治水,“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历时13年,终于成功治理水患,得到人民的爱戴,被尊称为“大禹”,即“伟大的禹”。尧因禹治水有功,赐以“姒”姓。

一般认为大禹治水是治理发生在黄河中游地区山洪暴发所引起的洪水灾害。近年来有学者[4-6]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并根据史籍记载、东南沿海的地理变迁、新石器文化遗址以及大禹故迹等因素综合起来探讨大禹治水发生地的问题,认为在大禹时代,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患并不十分严重,不可能发生大规模治水事件。大禹所遇到的洪水是海侵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所导致的海水倒灌。《孟子》曰: “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只有海水倒灌,水才会“逆行”。洪水退去后,地面一片淤泥积水,不加以治理,就不能耕种。大禹所治理的,是海水退去后的淤泥积水。这与孔子所说的大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相符。

那场海侵所导致的大洪水已被良渚文化地层沉积考察所证实。良渚文化末期,夏朝崛起前夕,受全球气候变迁的影响,长江下游平原遭受了一次大规模海侵,导致长三角平原处于一片汪洋之中,许多聚落和农田被淹没,摧毁了已发展1000余年的良渚文化。考古学家在长三角平原的良渚文化遗址上,发现了淤泥、泥炭和沼铁层等洪水的痕迹。

陈桥驿[4]认为海水退去后宁绍平原成为大片泥泞的沼泽地,大禹正是在海水退去后,建设水利设施,疏导水流,使这片沼泽地成为鱼米之乡。这一带也是古籍及地方志记载大禹故迹最集中地方。在大禹时代的良渚遗址发现了100多口水井,在徐家湾遗址发现了排水和引水的沟渠。这些考古发现都证实《史记》和《世本》有关大禹治水的记载是真实的。

使沼泽地变为良田的有效途径是挖掘沟渠和清理水道,也就是《国语》所说的“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大禹当时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把低地沼泽中自然形成的小水道加宽加深,加速水的下泻,使淤泥沼泽地便于种植。

董楚平[5]和陈民镇[4,6]等学者因此提出,原居住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古越人大禹,正是在治理大洪水的时候脱颖而出,并从东南地区带着先进的稻作和冶炼技术逐鹿中原并赢得了首领地位。陈民镇[6] 认为良渚文化并没有消失,良渚先民因大洪水导致生存环境恶化举族北迁中原建立了夏朝。从出土文物来看,作为夏朝国家重器的鼎、钺以及许多玉器都来源于越人地区。

从大禹上溯到盘古的世系源流:盘古→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提挺氏→通姓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少典→黄帝→昌意 →颛顼→鲧→大禹。

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以血缘为纽带的原始氏族社会随着大禹的去世而终结。公元前2070年,大禹长子姒启继位,正式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国家形态出现的奴隶制王朝——夏朝,开启了家天下的世袭制度。大禹是这种新体制的开创者,故被认为是夏朝的开国之君。

夏朝传位到第3代太康时,有穷氏首领后羿带领族众从太康手中夺取了夏朝,史称“太康失国” 和“后羿代夏”。40年后,少康成功复国,创造了“少康中兴”盛世。

少康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避免“太康失国”的历史重演,分封了一些诸侯国,其中一个是越国。《会稽记》曰:“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少康封于越建立越国,既是为了加强地方控制,也是为了守护与祭祀禹王陵。

据《吴越春秋》记载:“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公元前1913年少康重建大禹庙,封儿子于越为会稽王,奉守庙祀,国号“于越”。

越人依水而居,以捕捞和种植水稻为生。《史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淮南子》曰:“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断发文身,以象麟虫”。越人主要从事捕捞,为了得到龙的保护,于是断发文身,以像龙子。

陶弘景注曰:“五龙,五行之龙。”五龙治五方,五方即东西南北中。五龙中的四条子龙分别为金木水火四行之龙,各治东南西北一方,父龙居中为共主。五月初五为“重五日”就成了祭五龙的节日。越人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龙图腾祭,称为“龙节”。

《风土记》曰:“仲夏端五。端,初也。”仲夏端五就是五月初五。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也叫“端五”, “五” 通“午”,亦称“端午”。故五月初五的“龙节”就是“端午节”;午日为“阳辰”,故端午节也叫“端阳节”。

在龙节这天,越人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一边往水里扔,献给龙吃,一边自己吃,表示与龙是一家人;还在击鼓声中以龙形独木舟,称为“龙舟”,在水面上作竞渡游戏。既给龙取乐,也给自己取乐,希冀由此得到龙的青睐。这便是最早的端午节。

著名诗人闻一多对端午节的起源做过系统研究。他在大量搜集考证的基础上,认定端午节是吴越民族祭祀龙图腾的节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考古发掘的几何印纹陶器表明越人断发纹身,以龙为图腾。

那种认为过端午节时不能 “祝端午节快乐”只能 “祝端午节安康”的说法无疑是荒谬的。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陈满华[7]教授专门撰文驳斥了这种谬论,认为“祝端午节快乐!很好!”。虽然端午节后来被赋予了其他涵义[8],但仍然是一个可以互祝快乐的节日。

公元前1600年,商汤兴兵伐夏。公元前1599年,第8世越侯姒俶遣其弟姒儆率军北上勤王,被商军击溃。夏朝被灭之后,商汤王于公元前1598年将姒俶降为伯爵,并流放姒儆一族于海上。姒儆一族在海上漂流到琉球群岛,遂在琉球群岛繁衍生息,后又扩展到日本。欧阳氏的远祖第8世越侯姒俶的弟弟姒儆以及后来陆续漂流到日本的越人,给日本带去了越人的龙蛇信仰[9]和端午节[11]。日本农民在插秧前有个“五月忌”的祭田神仪式,与越人农耕巫俗仪式相似,推测“五月忌”是从越人农耕巫俗仪式演变而来的。

《淮南子》云:“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越人的航海技术发达,借助季风和海流,从越国只需一周甚至更短的时间便可到达日本九州北部。最早到日本的姒儆一族与后来陆续漂流到当地的越人一起,成为大和族和琉球族原住民的祖先,并把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和冶炼技术带到了日本[10]。考古发现,印山越王墓[11]、河姆渡遗址[12]和良渚遗址[13]的建筑风格都是干栏式,俗称“吊脚楼”。日本、台湾和东南亚均有吊脚楼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据《史记》载,公元前671年,楚成王朝周,周惠王令楚成王“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楚成王回来后,把第34世越伯姒必高降为越子,引起越人的愤怒和不满。楚成王恼羞成怒,索性驱逐反对声最高的姒必高三弟姒无舒。公元前670年,姒无舒一族被流放到海上,漂流到夷州(台湾)。姒无舒族人移居台湾后,分为两个支系:一支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发展成为“平埔族”;一支定居山区,仍保留古越人的语言和习俗,发展成为“高山族”。台湾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张光直先生[14]以台湾出土文物论证了高山族来自古越人的一支。另外,高山族也有龙蛇崇拜和断发纹身的传统。

越人熟悉水性,与台湾、澎湖一衣带水,迁徙台湾并非难事。据《汉书》记载,公元前110年前后,朱买臣向汉武帝进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明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解释,泉山在福州北。从此地南下500里,越人迁徙之处,不是澎湖,就是台湾。

此外,还有部分越人向东南亚迁徙,成为东南亚南岛语民族的祖先。南岛语系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海岛地区。何平[15]将马来语与古越人的方言作了比较,认为南岛语民族起源于古越人。徐松石[16] 也认为,南岛语民族之一的马来族源自古越族。凌纯声[17]从体质、语言和文化等方面比较马来人和古越人后认为,南洋土著的祖先是古越人历若干次迁徙到南洋群岛。

从少康派于越去会稽建国起,历时1000多年,至第38世越王允常继位后,越国才开始强盛起来。《吴越春秋》载:“越之兴自允常矣。”《史记》引《舆地志》曰:“越侯传国三十馀叶,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允常即位后,发展冶炼业和造船业,于是国力强盛,允常称王。

公元前473年,勾践攻破吴都苏州,迫使夫差自杀,吴国灭亡。勾践灭吴后,北渡淮水与齐晋会于徐州争霸。鼎盛时期越国的疆域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皖淮赣鄱,南抵福建,雄踞东南。为了维护越国的霸主地位,勾践迁都琅琊(青岛琅琊台西北)。越国在琅琊建都93年,历勾践、鹿郢、不寿,朱勾、翳五世。

勾践向周元王纳贡,周元王使人赐胙,命为伯,承认了越国的霸主地位。“赐胙”指天子于祭祀宗庙后,把祭肉分给群臣。《史记》记载:“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公元前470年,勾践灭吴称霸后第3年,纳太湖杜氏为妃。第二年杜妃生下一子,取名姒黎。当时的勾践豪气冲天,认为将来的天下都是他的。于是封姒黎为越南侯,将越国以南的区域都封给姒黎。

姒黎长大后率领一支5000人的船队,顺风南下,去接受越国之南的封地。姒黎船队在海上漂流半年,来到了现在的越南。公元前428年,姒黎建立越南国,自号“越南王”。

上世纪20年代法国汉学家沙畹[18]最早提出越南种族与越国有关。随后鄂卢梭[19]进一步阐述为楚灭越国后,“拓地至浙江,越人乃因此役以后,始往中国南海沿岸迁徙。…… 最远的到了广西南端、广东西南端、东京和南安北部。”马洛尔[20]认为越南京族起源于越国南迁而来的居民。越南史学家陶维英[20]编著的《越南古代史》也持鄂卢梭类似的看法。

公元前465年勾践去世之后,其子孙继续其霸业,越国强盛一时。勾践之子鹿郢、勾践之孙不寿,延续了越国的霸主地位。

第47世越王无颛即位后励精图治,经数十年的调整和休养生息,势力又逐渐强大。无颛堪称越国一代中兴之主。无颛去世后传位于弟弟无疆。公元前334年,无疆即位为第48世越王。

无疆即位后,欲重振越国昔日雄风,参与中原争霸。《史记》载:“王无彊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彊。”公元前306年,无彊北上伐齐,在齐王挑拨下,转而伐楚,不料中楚军埋伏,兵败被杀。由于无彊生前没有指定王位继承人,“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长子姒玉率领越国大部分残余部队一路向南退到闽江,建立闽越国。

越王室其他公孙王子纷纷率领族众向南逃往僻远的福建、两广、越南等地,建立了闽越、南越、东瓯、西瓯、骆越等许多邦国。还有的越人逃入山林,称为“山越”。这些四散迁徙的越人,史称“百越”,均奉勾践为祖先。还有一部分越人漂洋过海,到琉球群岛、日本九州、台湾以及东南亚群岛,与先前迁徙海外的于越先民后裔会合。

只有次子姒蹄驻守瓯江流域与楚国对峙,收拾残局。为了稳住局势,姒蹄派使者与楚国谈判,接受分封。在姒蹄的坚持下,楚国作出了很大让步,同意在太湖南岸的欧余山谈判。这意味着把欧余山到钱塘江两百余里的土地封给姒蹄,相当于从楚国争回了由南到北200余里的国土。所以,姒蹄“受楚封”,是一种忍辱负重的家国情怀。

《唐书宰相世系表》曰:“无疆子蹄,更封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欧阳修撰写的《欧阳氏谱图序》也接受了“欧阳亭侯”的说法。1924年姚星吾撰的《欧阳氏族谱原委序》则认为:“无疆子蹄复受楚封。居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侯,子孙遂以为氏,此欧阳氏因封受姓之所由来也。”即姒蹄受封的是“欧阳侯”。

亭候是汉代才出现的食邑一个亭的列侯。十里一亭,亭相当于村。姒蹄以一诸侯国之尊,不可能接受一个村长的封号,更何况战国时还没有亭候的爵位。故姒蹄“受楚封”的应该是“欧阳侯”,而不是“欧阳亭侯”。

公元前306年,姒蹄在温州瓯江流域欧余山的南面建立瓯越国。为了区别长兄姒玉建立的以姒姓传国的闽越国,姒蹄以瓯越国位于欧余山之阳取“欧阳”为国姓,并改名为欧阳蹄。瓯越国第1世瓯越王欧阳蹄是历史上第一位姓欧阳的人。

欧阳蹄结发妻子吴仪苏为吴王夫差长子吴友的后裔。吴仪苏雍容华贵,淑慧高雅。欧阳蹄建瓯越国后,立吴仪苏为王后。自欧阳蹄与吴仪苏联姻后,吴越两国也冰释前嫌。

吴后生子三:长子伟继位为第2世瓯越王,次子仲余为马步水三军统帅,驻扎在钱塘江以北。钱塘江以北到欧余山以南的大片土地,被命名为“欧地”,以区别瓯江一带“瓯地”。仲余被封于欧地,遂以欧为姓,为欧姓得姓始祖。三子句余“疾如风,捷如电”,被封于瓯越国南方与闽越国相邻的越阳之地,遂以阳为姓,为阳姓得姓始祖。

欧阳伟居中称王,欧仲余守北疆,阳句余守南疆,瓯越国固若金汤。欧仲余生有三子:长子名涂,袭父爵,姓欧;次子名无诘,封侯爵,赐姓“欧侯”,为欧侯姓得姓始祖;三子名与泽,封侯爵,赐姓“区”,为区姓得姓始祖。

瓯越国到第3代就发展为欧阳、欧、阳、欧侯和区五个分支姓,都是蹄祖一脉嫡系。这就是欧阳、欧、阳、欧侯、区五姓同源的来历。瓯越国从蹄祖到第7世欧阳摇,其中有4世瓯越王姓欧阳,3世瓯越王姓欧。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公元前232年,第7世瓯越王欧阳摇即位。即位的第二年,秦朝就开始发动统一六国的战争。欧阳摇少年老成,有乃祖之风。他外结盟国,内与闽越王姒睦亲善。欧阳摇即位时,楚幽王还遣使去瓯越国道贺,并选楚考烈王之女熊氏许配给欧阳摇。公元前230年,在楚幽王的主持下,楚、越、燕、赵四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

公元前231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横扫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

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废瓯越国,设会稽郡,任命欧阳摇为会稽郡郡长。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欧阳摇率领瓯越人助汉灭秦及之后的楚汉之争。因辅佐刘邦统一天下有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越王。欧阳修撰《欧阳氏谱图序》:“汉高祖灭秦,得无疆之七世孙摇,复以为越王,使奉越后。”

欧阳摇于公元前202年复国,复立国姓为欧阳。汉惠帝3年(公元前191年),汉惠帝“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东瓯国以瓯江、飞云江流域为中心,国都在东瓯(浙江温州)。东瓯国为汉朝外诸侯国,不属于汉辖区,设有边关,不用汉法。东瓯王自行任命封授官吏臣僚,只对汉朝按规定朝贡。

第10世东瓯王欧阳贞复在位期间,吴王刘濞于汉景帝3年(公元前154 年) 发动七国叛乱。刘濞失败后,带着世子刘驹投奔瓯越国。欧阳贞复把刘濞杀了献给汉景帝。刘驹逃到闽越国后,为报父仇,唆使闽越王攻打东瓯国。《史记》记载:“吴王子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至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食尽,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

公元前138年7月,欧阳贞复被闽越军乱枪刺杀。长子欧阳朱望继位为第11世东瓯王。公元前138年9月,欧阳朱望在位两个月后,不堪闽越国的骚扰,向汉武帝请求举国内迁中原。《史记》载:“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于是汉武帝下诏封欧阳朱望为广武侯,准许内迁至江淮流域的庐江郡(安徽舒城一带)。《史记》载,汉武帝建元3年,“东瓯王广武侯望,率其众四万来降,处庐江郡。”

汉武帝为了安抚战国时的旧贵族,巩固统治,汉武帝建元3年(公元前138年)封欧阳贞复次子欧阳朱棣为信都侯,授散骑都尉兼涿郡太守,还赐楚国望族春申君的后裔黄氏为续夫人。黄夫人于公元前137年生一子,取名欧阳鄅。

瓯越国到汉武帝时期最终融入汉朝,共传11世196年。越国是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公元前2032年立国,立国计18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诸侯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是华夏先祖大禹直系后裔中的一支。

瓯越王族的遗老遗少不满欧阳朱望弃国降汉,不愿意跟随他迁往庐江郡。大多数选择跟随欧阳朱棣迁到涿郡,也就是回归欧阳家族的远祖大禹所建立的夏朝统治中心中原地区。

公元前138年,欧阳家族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迁徙历史。这是欧阳家族史上的第一次大分家,一共分成3支,迁居到3个地方。一支留在祖居地江浙一带,人数不多;一支随欧阳朱望迁往江淮流域的庐江郡;一支随欧阳朱棣迁往涿郡(河北涿州)。 此后子孙繁衍迁徙,遍及各地。后世欧阳氏子孙,大多是欧阳朱棣之后。

公元前117年,欧阳朱棣去世后,封其长子欧阳睦被为千乘太守,特赐其次子欧阳鄅袭父爵,任渤海太守。本来作为次子的欧阳鄅是没有资格袭父爵的,是汉武帝为了安抚旧王族特批的。

自欧阳睦与欧阳鄅开始,欧阳家族分为两大派:一派居青州千乘郡(山东高青),是为千乘派,称“千乘派”;一派居冀州渤海郡(冀东南至鲁西北一带),称“渤海派”。

汉文帝即位后,欲休养生息,求能治儒家经典《尚书》者,因公元前213年到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书坑儒,除了医学、农牧等技术书籍外,其他的书籍已经尽行焚毁,包括儒家经典著作。邹平(滨州邹平)人伏生冒诛杀之罪,将《尚书》匿藏于壁中。《汉书》记载:“伏生,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亡有,闻伏生治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八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

千乘派“以经名家”,欧阳睦之子欧阳生,名容,字和伯,从伏生学今文《尚书》,为博士,授尚书,千乘派开基祖。欧阳生17岁娶汉初三杰张良嫡孙女为妻,次年得一子,取名欧阳巨。巨生远,远生高,高生仲仁,仲仁生地余,地余生政,政生歙,连续八代皆为西汉尚书博士,史称“欧阳八博士”。欧阳氏千乘派占据着整个汉朝时期对《尚书》的话语权, “言欧阳必言尚书,言尚书必言欧阳”。在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承史上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欧阳氏八世博士中,最为著名者欧阳歙,为人恭谦好礼,以祖传“伏生尚书”任博士。王莽时任长社宰,后投更始帝刘玄任原武令。东汉建立后任河南尹,封波阳侯,后升汝南太守。光武帝建武16年(公元40年)拜相,任大司徒,为欧阳家族第一位宰相。公元前37年,因赃罪下狱,死于狱中。其子欧阳复早夭无子,千乘派传11代绝后。

千乘派世系:睦→生→巨→远→高→仲仁→地余→政→歙→复。

渤海派始迁祖欧阳鄅比兄长欧阳睦小35岁。汉孝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升御史大夫。

欧阳鄅生子行密,行密生冯,冯生惠瑕,惠瑕生茱颜,茱颜生仲思。渤海派到第6代仲思时,千乘派已完成全部11代的传承。仲思生子士达,士达生蕖,蕖生翘,翘生纲,纲生举,举生迹,迹生纯。

渤海派世系:鄅→行密 →冯→惠瑕→茱颜→仲思→士达→蕖→翘→纲→举→迹→纯→建。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渤海派初始无闻,至西晋第13代欧阳纯后,开始显赫。而显赫之中又险些灭族。欧阳纯,生于公元229年。长夫人刘氏,生子基,续夫人石氏,生子建。

欧阳建(公元269年—公元300年),字坚石,雅有理思,才藻美赡,擅名北州。时人为之语曰:“渤海赫赫,欧阳坚石。”族多名扬,欧阳氏族人始称“渤海派”,欧阳建为渤海派开基祖。

晋惠帝永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32岁的司马衷继承王位,是为晋惠帝。 贾南风被册立为皇后,靠控制傻瓜皇帝掌握大权。欧阳建为贾后集团效力,成为西晋文坛“泰斗级” 文学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晋书》曰:“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之徒,并以文才降节事谧,琨兄弟亦在其间,号曰‘二十四友’ 。”

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欧阳建31岁时全家被赵王司马伦杀害,仅兄长欧阳基之子欧阳质及家眷成功出逃,时人莫不悼惜之。临刑前,欧阳建作《临终诗》云:“伯阳适西戎,孔子欲居蛮。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况乃遭屯蹇,颠沛遇灾患。古人达机兆,策马游近关。咨余冲且暗,抱责守微官。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恢恢六合间,四海一何宽。天网布纮纲,投足不获安。松柏隆冬悴,然后知岁寒。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难。真伪因事显,人情难豫观。穷达有定分,慷慨复何叹。上负慈母恩,痛酷摧心肝。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二子弃若遗,念皆遘凶残。不惜一身死,惟此如循环。执纸五情塞,挥笔涕汍澜。”

《临终诗》的前12句,诗人悔叹自己不能明哲保身而招祸。“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人若志在四方,任何地方都能有所作为,不一定非得要到京师。诗的中间12句,诗人感叹仕途险恶。 “穷达有定分,慷慨复何叹。”临死前诗人表达了豁达的人生观。诗的最后10句,诗人表达了对受牵连亲人的悲伤哀凄。虽然诗人可以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当想到连累家人时,诗人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上负慈母恩,痛酷摧心肝。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读之令人涕泪。欧阳建写成这首诗后,便和家人死于斧钺之下。

欧阳建全家被诛后,其兄欧阳基之子欧阳质惧祸及已,乃尽携其族人南逃,投奔任永衡(湖南永州衡阳一带)都尉的弟弟欧阳崇文。欧阳质在南逃途中被追兵所杀,其余族人随欧阳崇文居湘南。西晋亡后,欧阳崇文升迁至长沙,并携家眷迁至长沙。

自欧阳崇文8世孙欧阳景达以后,欧阳家族在长沙开始显赫,成为望族。经过欧阳询、欧阳通、欧阳琮、欧阳万,直到欧阳修,欧阳家族人才辈出。

长沙派世系:欧阳基之次子崇文(长沙派始迁祖)→成(颢王长史)→晋→启明(太子洗马)→乾(东官校书)→焕→睿→景达(长沙派开基祖,南齐中散大夫)→僧宝(长沙派第2世,荔浦县令)→頠(长沙派第3世,陈朝开国元勋)→纥(长沙派第4世,广州刺史)→询(长沙派第5世,书法大家)→通(长沙派第6世,武则天朝宰相)。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60年)——

从会三欧阳始祖抟公上溯至长沙派第5世欧阳询公的世系源流

长沙派第5世欧阳询,南梁太平2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祖籍长沙。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郡开国公,初唐楷书四大家之一。《新唐书》记载:“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父纥,陈广州刺史,以谋反诛。询当从坐,匿而免。江总以故人子,私养之。”流传的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参与编纂《艺文类聚》100卷。

欧阳询配江氏生子三:长子恺字长卿,次子肃,三子伦,续娶徐氏生子通。欧阳通于公元691年,被拜为宰相,是为欧阳家族第二位宰相,也是唐朝以来第一位江南籍宰相。

武则天欲废亲儿子唐中宗李显,立武承嗣为太子,遭到欧阳通的坚决反对。欧阳通言词激烈,激怒了武则天。唐天授2年(公元691年),武则天诬陷欧阳通谋反,将其处死,并抄没家产。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唐中宗复位,首先给欧阳通平反昭雪,诏追复官,并赔还全部家产,立庙祀之。

欧阳询第三子欧阳伦,生于南朝至德4年(公元586年)。参加隋末农民起义瓦岗军,为程咬金帐前部将。后因瓦岗军内讧,遂于隋大业12年(公元616年))弃隐衡州东乡清泉山[21]。

清泉山上有一清泉,冬夏不竭,泉味甘美,为酃湖水之源,古代名酒“酃绿美酒”即由此泉水酿出。清朱佩莲《清泉杂咏》曰:“清泉山下出泉清,万顷酃湖逗一泓。酃绿见珍张载赋,原来缩酒贡南荆。”

唐宪宗即位时(公元806年),徐昂任司天之官,献《观象历》新历法。元和2年(公元807年)颁布,又称《元和观象历》,一直用到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长庆宣明历》施行。

徐昂所献《观象历》实际上是欧阳询第10世孙欧阳天瑞所作,被徐昂窃取献给朝廷[21]。天瑞忌惮徐昂暗杀,遂遁迹唐州方城古刹[21]。故上文[22]推测抟公先祖从庐陵迁徙至唐州方城有误。

天瑞之子彬生孙李大后,搬到山麓会村里。李大生子承禄,承禄生子应麟。应麟天资聪颖,创立城南“济生号”生药铺。唐光启2年(公元886年),应麟生子抟,即会三欧阳始祖。抟祖身材魁梧,得嵩山少林行钧方丈亲授武艺。

五代后唐清泰2(公元935年)抟祖讳鹏翔受封荣禄大夫,挂平南左金吾大将军印,偕长子瓒讳顺达领兵1.5万驻镇长沙等地,置营15所,保障湘楚。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年仅7岁的恭帝柴宗训即位。公元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是为宋太祖。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册封会三欧阳始祖鹏翔公讳抟荣禄大夫,左金吾大将军加太子太保上将军印[21],并赐居安仁,建祠祭祀。宋建隆年间(公元960—公元963年),鹏翔公长子瓒讳顺达袭父职驻兵安仁场[21]。鹏翔公和顺达公于宋建隆2年(公元961年)携家眷定居县城宜溪。10世祖懋卿公率家族迁居会三都金盆塘子冲。元至正12年(公元1352年),在金盆塘子冲修建欧阳氏祠。自此,鹏翔公一脉遂称为“会三欧阳”,即生活在安仁会三都的欧阳氏族人。

从会三欧阳二世祖顺达公讳瓒上溯至长沙派第5世欧阳询的世系源流:欧阳询之三子伦→贵→大中→烨→仲道→均任→至善→景懋→弼宸→天瑞→彬→李大→承禄→应麟→抟→瓒。

致谢

在拙文的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了欧阳氏企业联盟秘书长欧阳秋文先生和禾市中学退休教师欧阳书生老师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浦庆余,钱方。对元谋人化石地层——元谋组的研究。地质学报,1977,(1):89-100。

[2]姚海涛,邓成龙,朱日祥。元谋人时代研究评述——兼论我国早更新世古人类时代问题。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11):1191-1198。

[3]魁隗氏炎帝政权。2019-09-05。 https://www.sohu.com/a/339040017_120271361

[4]陈桥驿。 关于禹的传说及历来的争论。 浙江学刊,1995,( 4) : 6 –9。

[5] 董楚平。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版。

[6] 陈民镇。良渚文化:虞代的考古学文化——兼论良渚文化的去向。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4):24-29。

[7]陈满华。祝端午节快乐!很好!满华微语, 2020-06-25。

[8]韩养民。粽香深处的文化记忆——解读端午节起源诸说。公关世界,2013。

[9]陈馨。古代日本纹身习俗与吴越、秦汉文化。贵州民族研究,2019,40(7):157-163。

[10]刘伟文。从日本出云的考古发现看中国越文化东播。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4):45-50。

[11] 梁志明,林东华。再论绍兴印山越王允常陵:兼对各家观点评说。浙江学刊,1999年4期。

[12] 劳伯敏。河姆渡干栏式建筑遗迹初探。南方文物,1995年1期。

[13] 朱薇君。浅论良渚文化的建筑。南方文物,2000年1期。

[14]张光直。古代中国考古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15]何平。南岛语民族与中国古代越人和濮人的关系。贵州民族研究,2006,26(109):173-178.

[16]徐松石。 东南亚民族的中国血缘。 香港东南亚研究所, 1967 : 19 —471

[17] 凌纯声。 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上册。 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79 年版。

[18] 吴凤斌。越南京族(越南族)族源初探。南洋问题,1982年第3期。

[19]鄂卢梭著,冯承钧译。安南民族之起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20]陶维英。越南古代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21] 欧阳晓希主修。会三欧阳氏族十三修合谱。2018年。

[22]阳寿懿。馀山万仞开宗远——会三欧阳氏的家族记忆。安仁在线, 2021-11-09。

作者简介:阳寿懿,湖南省安仁县永乐江镇禾市村人。曾在湖南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现住新加坡。喜读文史类和民俗类的书籍和文章,亦爱好摄影和旅游。

来源:投稿

作者:阳寿懿

编辑:李嘉芳

本文链接:https://www.arxww.cn/content/2021/12/28/106877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